English

“盆地意识”剖析

2001-03-24 来源:光明日报 陈世松 我有话说

在改革开放的初期,四川曾一度走在全国的前列。但在随后的发展中,四川被后起的沿海省区抛在了后面。这一现象早已引起四川省委的高度重视,于是提出了克服“盆地意识”的思想,以增强全省人民的商品经济意识。关于“盆地意识”的思考一时间成为全省普遍关注的热点。《刘茂才文选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剖析这种“盆地意识”的。

20世纪90年代以来,刘茂才同志围绕四川破除“盆地意识”问题从文化层面上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和剖析。首先,他以《解放思想,推进改革》(1992年)为题,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的历程,深刻地阐明了这样的历史启示:“思想解放,总是引导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,而思想的保守甚至复旧,必定带来社会的退步与经济的停滞。”在此基础上,作者从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上进行梳理,对影响思想解放的若干重要关系问题,如稳定与发展、市场与计划、先富与后富、改革开放与廉政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辨析。尤其是在1993—1995年期间,作者在一系列文章中,从哲学层面上阐释了经济与文化的互相作用问题,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经济发展中各个环节与文化互为中介的关系。

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,作者便十分自然地触及到“盆地意识”的地域文化观念。他提出: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封闭的产品经济”,必然“塑造特有的文化观念”。这种文化观念便是;“空间视野的狭窄性,时间眼光的短浅性,思维方式的定势性。”结合四川实际,他指出:第一,四川是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农业大省,而天府之国实际上是一种小农经济,由此塑造了小农意识。第二,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,由此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。第三,四川是一个军工企业大省,大锅饭思想是四川文化观念的一大特点。他认为,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复合的圈层构造,就是四川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作者接着考察了四川独特的经济社会现象的演变规律:以小农意识为基础的思想观念,在面对市场化、国际化、现代化的巨大冲击时,必然要顽强地表现自己。由此,出现了五个“流失”的严重后果:一是慢动作,慢节奏,造成时间流失;二是看重人的体力,忽视人的智力,造成人才流失;三是自给自足,容易满足,造成机遇流失;四是只知掠夺性的开采,忽视高技术含量深加工,造成资源流失;五是只看眼前利益,忽视长远利益,造成效益流失。作者总结说,在四川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蜀文化有两面性: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。蜀文化中的机遇意识、风险意识、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,值得继承发扬,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培育的观念。而由蜀人个体经济引发的内耗性、投机性和短期性则是负面的效应。作者提出,要“从蜀文化的独特性出发培育和实施集团战略,培育名牌战略,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,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集团精神和整体意识”。具体讲,就是既要发挥蜀文化中的机遇意识、风险意识、竞争意识、参与意识,从而推进市场化的过程,又要善于抑制投机意识的内耗性和短期性,强化整体意识,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